[CH01-1] NFC與RFID相同嗎?
我們還是從網路的中文Wiki看起:「近場通訊(英語:Near Field Communication,NFC),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,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,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,在10公分(3.9英吋)內交換資料。 這個技術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(RFID)演變而來,由飛利浦和索尼共同研製開發,其基礎是RFID及互連技術。 近場通訊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,在13.56MHz頻率執行於20公分距離內。 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/秒、212 Kbit/秒或者424 Kbit/秒三種。 目前近場通訊已通過成為ISO/IEC IS 18092國際標準、EMCA-340標準與ETSI TS 102 190標準。 NFC採用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。」
在這段文字中,首先我們看到NFC是系出同源於RFID技術。 而主導這個技術發展的是一個稱作NFC Forum (以下稱:NFC協會) 的組織,這個組織是在2004年由飛利浦(PHILIPS)、索尼(SONY)和諾基亞(NOKIA)共同發起創立;這其中飛利浦和索尼的高頻RFID技術已經普遍用在公共交通運輸的票證系統 (如台灣北捷的悠遊卡、日本西瓜卡SUICA、香港的八達通卡),而諾基亞是曾經叱吒手機市場的佼佼者。 從這三家的合作,我們馬上可以聯想到,NFC大概是一個可用智慧型手機進行小額付款的技術。 再來,近場通訊是一個在很短距離內,允許NFC設備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的技術。 如果我形容這個行為,就像人與人之間『咬耳朵』般說悄悄話,大家就可以馬上明瞭『非接觸』、金流等級的『安全與保密』,正是NFC想要達到直覺與便利的關鍵。
至於RFID技術是什麼?
簡單的說,RFID是一種無線的身分識別技術;就是將某一物體貼上或植入一個晶片,這個晶片通常不帶電池而附有一組小小天線,我們常把他稱作TAG(或稱傳感器);當晶片靠近感讀器時,會自動啟動將其身分識別碼送出。 不同的頻段,讓TAG產生電源的方式不同,讀取距離與應用的領域也大有不同。而NFC使用高頻段的這種技術,除了身分識別外還用來交換訊息與資料。
也許有一種你早已運用自如的技術,每天支配你的行動、工作,甚至生活型態,而從未被你正視與真正了解過。 你也許不陌生,每天會用到一個叫做『磁扣』(Keyfob)的電子鑰匙瑣片,來出入社區大門、搭電梯時指定所住的樓層,然後才能回到家; 在你的皮夾裡常會有張悠遊卡,用來搭捷運、公車,或到便利商店買早餐; 到公司工作不能忘了識別證,因為感應上、下班打卡,進出機房的管制房門; 偷閒來到星巴客喝杯咖啡,總要亮出隨行卡『逼』一下付款,有時還可以享有折扣......。 這些不管是做成像名片的塑膠卡片,還是串在鑰匙圈裏的磁扣,其實都是RFID的TAG,是一種有線圈天線與IC晶片的感應裝置,能夠在讀寫器特定頻率(13.56MHz)的電磁場內,透過天線感應產生電源來啟動晶片,然後接受命令送出唯一的識別碼,或存取其內記憶體的資料。
NFC標準的形成
在考量了原來佔有市場上的『大咖』,於相同頻段的前提下, NFC協會整合了所有相關高頻的RFID技術規範,成為自己的標準與設備(包含讀寫器與標籤),並以智慧型手機為主要的載具,符合三項的基本功能。(如附圖)
留言
張貼留言